方翔,男,中共党员,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15级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研究生。学习科研成绩优秀,综合测评年级第1,获国家奖学金、浙江省大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竞赛一等奖,主持省级新苗课题1项,参与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课题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1项、团省委重点课题1项。2017年暑期在浙江省高院任实习法官助理,撰写起草了20余部法律法规修改意见书,参与编辑《浙江审判》《案例指导》等。经校党委组织部选拔,担任校团委副书记(兼职),分管全校青年思想引领、共青团组织建设、团学骨干队伍及团校建设,获浙江省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获全省团员青年学习十九大精神演讲比赛一等奖、浙江理工大学微党课比赛一等奖。2015年赴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支教一年,相关事迹受到光明网、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支教工作受到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同志的肯定表扬,回校后仍长期对接帮扶四川山区贫困学生,先后获得“浙江省优秀志愿者”“乐山市优秀一村一支教志愿者”“乐山市金口河区优秀教师”等荣誉。
从入团的那一刻起,我就立志做一名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曾担任过班级团支书,也通过选拔成为浙江省学联执行主席,如今还是浙江理工大学团委兼职副书记。学生干部的身份,时刻要求着我无论是学习、工作、生活,都应以身作则,在同学中起到良好的示范。
放弃繁华,走进西部
2015年6月,从浙江理工大学本科毕业的我,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研究生支教团计划,用一名山区支教志愿者的身份证来诠释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西部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基层那么大,我们青年应该去看看!
我支教的学校——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永和镇新华村小学坐落在小凉山大渡河畔的一座高山上。每天为了准时到达,我需要6点起床,跨过大渡河,坐最早的一班公交车到山脚下,再走上2个小时的山路。即使在寒冷的冬天爬上山顶后,我的衣服也可以拧出汗水。有时放学由于给孩子们多讲了几道题,下山时常错过公交车,我就得再走上6公里回到乡里,经常走得膝盖疼痛、满脚血泡。每天早上起来,我最关心的是天气,如果下了雨,经常会遇上山体滑坡,即使这样,我也坚持走了一年,当我一想到孩子们的笑脸,这些辛苦也就烟消云散,有时候,被需要就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能否坚持住,看的就是担当!
服务基层,教育扶贫
支教期间,每周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我也会在课余给孩子们上国学课,我很骄傲的是,我所教的一年级孩子可以熟背《弟子规》,二年级可以背诵《千字文》。孩子们没有午饭,我就积极筹措爱心午餐,有时为了节省60元的运输费,我就自己将食物扛上去。为了更好的开展志愿帮扶工作,周末和节假日,我也不闲着,有时要徒步20多公里去孩子的家里进行家访调研。在一次家访中,我从村民口中得知,就在我每天上山的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由于山路陡峭摩托车爬不动,两位母亲当场去世,一位父亲腰椎摔断三截躺在医院等着救命钱,他的家中还有三个孩子,四个老人。也许作为一名支教老师,能从不富裕的生活费中挤出几百元捐款就够了,但我决定勇敢的担当,利用微博、微信,号召自己的朋友圈好友捐赠,在短短的一周里就筹集7.2万元善款,让这位父亲做上了手术。由于治疗还算及时,现如今这位父亲已经可以下床行走。后来,我们还为包括这个家庭三个孩子在内的23名贫困学生寻找“一对一”资助人,筹集助学款额2万余元。
通过调研我发现,孩子们的精神需求比物质需求更急需,思想扶贫比经济扶贫更迫切。于是我带领团队成员,积极寻求母校的支持帮助,整合学校资源,策划实施了“双百1+1”筑梦帮扶计划,由理工的100个团支部,对接帮扶金口河的100名贫困留守儿童,在为他们寄去物资的同时,通过书信、视频实现精神关爱。这项工作直到今天一直在延续,并成为了我校志愿服务的工作品牌,得到了团中央汪鸿雁书记的高度肯定,她称赞我们支教志愿者不怕吃苦、肯动脑筋。此外,我们还策划开展了带西部儿童游学浙江、“直播传真情、播撒大学梦”等系列活动。远离家乡2043公里,一年365个日夜,平均每天步行10公里山路,有过纠结,也曾被质疑,但也许这就是对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想信念的考验。
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结束支教生活的我,如今回到浙江理工大学开启法律专业的研究生学习,常常会收到大山里的孩子寄来的信件。我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踏上了我的新征程。在法学院,我是潜心钻研法治理论、勇夺专业成绩第一和国家奖学金的方同学;在学校各类理论学习型社团,我是热衷研读马列经典、与学弟学妹一同“一学一做”的方学长;在团校的“青马”课堂,我是声情并茂讲述党史、团史的方老师;在志愿服务全国学生运会、T20峰会,以及高校共青团改革转型等工作中,我是精心组织策划、扎实开展工作的方书记。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它将会永远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殷切寄语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
点燃一盏灯,将会照亮一大片。只要我们青年一代胸怀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和愿为天下人服务的价值追求,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