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改玲,女,1964年1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任教二十年,于2007年11月转业并以人才引进方式到浙江理工大学任教,曾担任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前文化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艺、大众文化,时尚传播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浙江省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当代文学常务理事、浙江省鲁迅研究协会理事,浙江省丝绸文化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社科重大研究基地丝绸与时尚研究中心“时尚传播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一、科研
(一)论文
1、《〈故事新编〉》的总体构思与多层面阅读》,《鲁迅研究》1991年第9期。
2、《蘩漪:“阁楼里的疯女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3、《我所理解的高长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1期。
4、《历史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2期。
5、《“五四”翻译文学与小说创作的“互动”关系》,《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第3期。
6、《评《彭伯利》兼谈名著续集现象》,《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7、《女性的天空并不低》,《殷都学刊》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全文转载。
8、《关于工厂文学》,《文论报》,1998年3月19日。
9、《回眸审视:80年代中篇小说热》,《东方论坛》,1998年第3期。
10、《胡适与文学史学科》,《胡适研究》第2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1、《在都市中穿行》,《安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2、《〈我是猫〉与〈故事新编〉之比较》,《跨域文心管窥》,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
13、《向“真”向“美”的路上走》,《林昔非与〈独立评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14、《〈边城〉研究三题》,《从文学刊》(第一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15、《冯雪峰与“五四”新文学作品的出版》(与商金林合写),《回望雪峰一一第三届冯雪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
16、《有意识的做“窄而深”的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社哲版),2005年第3期。
17、《作为“纪程碑”的开明版“新文学选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
18、《1952――1957年人文版“现代作家选集”的出版》,《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1期。
19、《谈〈边城〉中的老船夫形象》,《语文知识》2007年第2期。
20、《怀念闲聊的日子》,《中国研究生》,2007年第2期。
21、《关于战争文艺中异国形象研究的思考》,《海粤风》2007年第3期。
22、《五十年代对闻一多形象的生成》,《闻一多殉难6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23、《寻找流浪之根》,《文学史的探索与思考》,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24、《文网夹缝中的写作》,《2006鲁迅研究年鉴》,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25、五十年代王瑶对《〈中国新文学史稿〉的修改》,《新文学史料》2009年第4期。
26、新世纪“五四”如何传统,《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7、《现代文学经典的重塑》,《现代文学新传统与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28、《第一次文代会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打造》,《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4期。
29、《理工科大学也要打造文化形象》,2012年年5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7版。
30、《在职业忠诚中实现人生价值》, 《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08期。
31、《论养成教育视野下的毕业论文指导》,《教育教学研究杂志》。2012年8月第4期。
32、《民族国家视域下的审美教育一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理解》,《梁启超蔡元培与中国美育》,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年出版。
33、《辛亥百壶:在历史记忆与当代阐释之间》,《辛亥百壶图谱》西泠印社国际初版社(香港),2016年版。
34、《作家的时代责任》,《文艺报》2017年5月17日,007版,页数1。分类号为I207.42
(二)著作
1、《重建新文学史秩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2、《文学史的探索与思考》,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年出版。
3、《陈梦家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4、主编“丝绸文化研究丛书”(4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了第一本。
5、主编“钱塘潮创意写作书系”(6本),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1年、2022年各出一本。
(三)科研项目
1、主持多项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学、科研项目。
2、2007年主持温儒敏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研究》(01JAZJD750.11-44006)子课题“五十年代打造新文学传统”,已结项。
3、2009参与杨景龙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典诗学与20世纪新诗”(09Bzw038),排名第三,已结项。
4、2010年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越中文化名人研究》(09JDWO1ZD)子项目《陈梦家评传》,已结项。
5、2010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建国十七年文学与现代文学传统”(10YJA751009)(已结项)
6、2010主持校丝绸文化中心项目:丝绸与女性,经费1.2万(已结项)
7、2011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国十七年文学与现代文学传统研究”(11BZW104),已结项,成绩为良好。
8、2015年主持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三口镇湘潭老街旅游开发项目,10万,已结项。
9、2015年主持长三角新闻与传播高峰论坛项目,10万,已结项。
10、2015年参与周黎燕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办课题《文学场与海派文学的传播》,排名第二,已结项。
11、2015年参与王继全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办课题“一带一路”倡议下浙江丝绸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课题编号:16NDJC230YB)一般,排名第三,已结项。
12、2016年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大众语文与中国文学的通俗化运动” (16126137-A)子课题“语言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在研)。
13、2019年主持下沙开发区“钱塘新区文化研究挖掘”,15万,已结项。
二、教学研究
(一)教材
主编《大学人文经典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二)教研项目:
1、2008年主持“毕业论文写作与实践”重大教改课题。
2、2011年主持“文化与传播”系列课程项目。
3、2013年主持“继续教育中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方法研究——以传播系为例”
(三)实验室建设项目
2012年主持省财经专项“中国传统文化实验室”项目,60万,已结项。
三、主持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项目(2015—2020年,每年50万经费)
四、获奖
1.2010年专著《重建新文学史秩序》获浙江省社科联第三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四、荣誉
1、多次获得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嘉奖、先进。
2、1993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党员。
3、2001年被评为河南省洛阳市优秀教师。
4、2010年被评为浙江理工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
5、2011年荣获浙江理工大学华孚奖教金二等奖。
6、2012年被评为浙江理工大学十大育人先锋。
7、2012年获校金富春师德师风奖。
8、2014年获校宿舍优秀指导老师。
9、2015年获校金富春教学奖。
10、2017年获校伯乐奖
11、2019年被评为校优秀党员
12、2021年被评为金沙领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