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学术研究
  •   >   研究动态
  •   >   正文
  • 学术研究

    关于开展2018年校级“育人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03-13    浏览次数:

    关于开展2018年校级“育人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部):

    根据《浙江理工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浙理工教〔2017〕76号,附件1)文件精神,为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按照“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的根本要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学校决定开展2018年“育人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育人示范课程”项目,围绕人才培养核心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培养面向未来、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申报课程类别

    本次遴选项目分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两类,项目

    申报者应根据课程的不同属性和功能定位,分别制定课程建设

    内容与实施方案。学校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联合申报通识教育

    课程建设项目,鼓励将思政课程的任课教师吸纳到项目建设团

    队中。

    三、申报限额

    每个专业限报1 门,专业数在4 个以上的学院要求至少申

    报2 门,其他学院至少申报1 门;学校通识课程每类课程拟立

    项2 门左右。

    四、申报条件

    1.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应是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并在课程

    建设中承担实质性工作。鼓励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

    课程中就开始进行实施。

    2.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长期

    承担本科教学工作,讲授该课程至少2轮以上,教学水平高,师

    德师风良好,学生评教优良,曾获得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奖励者

    优先。

    3.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教书育人全过程,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

    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

    4.申报课程具有较好的建设基础,课程改革方案具体、合

    理、可行,建设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性和推广意义。

    五、建设要求

    (一)总要求

    申报课程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

    素融入专业内容,人文社科类课程着重阐述知识背后的价值、

    –3–

    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

    学生;自然科学类课程着重职业素养和科学精神教育,挖掘知

    识讲解中的育人价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注重话语传播的有

    效性,力避标签式的生硬说教,把做人做事的道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润物无声地融入教学,探索符合专业教育规

    律的“课程思政”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其中:

    1.通识类:即通识教育课程,重在培育人的综合素养过程

    中根植理想信念;试点课程应重点围绕教学团队组建、内容建

    设、教学形式创新等内容,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鼓励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通识课程教育中。

    2.专业类:即专业教育课程,重在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

    涵和元素,发挥深化和拓展作用,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

    引领;试点课程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方法等

    方面制定具体建设方案,并编写教学指南。

    (二)具体要求

    1.教学资源建设,包括教师指导课堂讨论、实验、实习等过

    程资料,要求制作不少于1 个教学微视频,时长10 分钟左右,

    并紧扣“课程思政”主题。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

    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格式要求为MP4,视频编码:

    AVC(H264),分辨率:1024*768,比特率:1600kb/秒。

    2.编写课程教学参考资料,如试点课程教案(或教学指南)

    等。

    3.撰写不少于3 堂课的典型教学案例,案例至少应包含教

    学内容设计(要体现“课程思政”如何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要

    求有详细的内容)、教学组织、方法与手段(如何组织开展课

    内外的教学活动,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潜移默化得到学

    –4–

    生接受)、教学成效(需从学生认同、学评教、社会反应等多

    个角度佐证,需要有照片等)和教学反思、教师体会与学生体

    会等。

    结题时,要求提交总结材料及上述所列材料,鼓励教师发

    表论文,发挥示范和推广作用。

    六、建设期限和资助经费

    项目建设期为1年。每门课程资助经费0.5万元,结题验收

    优秀并继续实施第二轮课堂教学改革再拨付经费0.2万元。

    七、申报程序及时间

    申报课程负责人认真填写“浙江理工大学“育人示范课程”建

    设项目申报表”(附件2);各学院(部)对申报课程进行初审

    和推荐并签署意见,于2018 年3 月22 日(星期四)前将课程

    建设项目申报表(纸质稿一式5 份)和“2018 年度校级“育人示

    范课程”建设项目汇总表”(附件3,纸质稿一份)报教务处,同

    时发送电子文档至教务处指定邮箱gq-jw@zstu.edu.cn

    教务处对各学院(部)申报材料进行汇总与资格审查,组

    织专家对已通过初审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确定立项项目。

    联系人:关勤,联系电话:86843069,地点:行政楼135。

    附件:1.浙江理工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试

    行)

    2.浙江理工大学“育人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

    3.2018 年度校级“育人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汇总表

    浙江理工大学

    2018 年3 月6 日

    浙江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8 年3 月8 日印发

    Copyright © 浙江理工大学 法学与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区2号街928号  邮编:3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