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传学院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讲话精神的座谈会
文化传播学院积极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三月初学院各党支部分别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教工党支部通过座谈、微信、QQ等形式围绕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如何适应新形势做一个新时代的传播者做了交流和探讨。学生党支部围绕传播系学生专业素养、如何把握时代主旋律开展了交流讨论。
3月16日下午,文传学院又组织召开全体教师大会。会上院长、书记陈改玲向全院教师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要求全体教师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牢牢把握准确导向,勇但责任,奋力创新,推进学院各项工作。
会后又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全体党员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大家结合社会热点、教师职责、网络舆论波等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首先从事网络舆论波研究的廖卫民副教授从历史角度、新闻史角度为大家做了导读。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富有逻辑性,层层展开,提出的“五个事关”体现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48字箴言是浓缩的精华。接着分享了自己写的《48字箴言带给我新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启示录》,带领大家结合现实案例,领会48字箴言的深意。从这48字箴言中强调了政治方向的重要性,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方法,大家受益匪浅。传播系主任陆高峰副教授结合自己撰写的《舆论工作的价值和误区》给大家阐述了舆论的重要性。他认为舆论既是民意情绪的“晴雨表”,又是社会整合的“黏合剂”,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将舆论工作上升到“治国理政、定国安邦”和“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存亡论”的高度,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在当前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必须尊重舆论规律,重视舆论引导的艺术同时要防止几个误区。研究舆情工作的老师表示:对于当下的舆论氛围,最重要的是平衡各方言论。一方面我们要正确引导大众的言论方向,给予准确的指导;另一方面,也要对不同意见予以汇总,找出舆情热点,进行趋势预测,以期发现潜在的多种舆论走向,进行预警或预防。传播系教工支部书记结合教学生活两方面做了总结:首先我们对当前的社会文化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解读,尽量避免偏激和个人化情绪,尤其在课堂上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现在微信朋友圈中负面新闻比较多,作为一位传播系教师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辨别真伪,尽量选择正能量的新闻转发。
最后陈改玲书记总结,希望大家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对自己负责;作为一名教师,课堂就是教师传播知识的阵地,要宣传好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要服务大局,为人处世要做好“度”的把握;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政治态度,宣传正能量,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与会教师共同学习交流,进一步深入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认清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