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教授、博导、传播研究所主任罗伯特·F·波特受邀为我校师生带来《凝视过去,求索未来:研究心理生理学25年后,我学到了什么?》的讲座。讲座由新传学院何苗老师主持,我校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并进行积极互动。
波特教授从他年轻时的电台工作经历引出对心理生理学的介绍,讲到人的注意力分为控制注意力和自动注意力,举上课铃响、突然拍桌等形象生动的例子解释二者的区别。由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的不完善,引出了习惯作为中间过程联系了认知和情绪。最后还介绍了国际前沿研究心理生理学的实验方法,如脑电(EEG)、心电、皮肤电、眼动跟踪等。
参加讲座的近百名同学积极提问,与波特教授就“生理心理学能够测量的情绪范围”、“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反应会因习惯而消解,那么如何解释拿手指甲抓黑板的声音会永远令人抓狂”等有深度、有趣味的问题进行了互动和交流。这场讲座给同学们打开了新的学习和研究思路,激励了同学们探索生理心理学的科学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