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师资力量
  •   >   学院教师
  •   >   汉语国际教育系
  •   >   正文
  • 师资力量

    马春燕

    发布日期:2022-02-22    浏览次数:

    姓 名:马春燕

    性 别:女

    职 称:副教授

    职 务:汉语国际教育支部书记;语言研究所所长

    办公室:25-1506

    电子邮件:machunyan@zstu.edu.cn


    学习工作经历

    1999.9-2003.7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本科

    2003.9-2006.7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语言测试方向) 硕士

    2008.9-2014.12浙江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博士

    2006.7-2013.9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讲师

    2013.9-至今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副教授

    2015.9-2016.7华东师范大学访问学者


    学术及社会兼职

    浙江省语言学会理事

    浙江省普通话测试员

    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考试面试官

    BCT审题专家、命题员


    研究方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互动语言学、会话分析、汉语国际教育


    获奖与荣誉

    1、2014.01浙江理工大学“金富春”优秀教学奖(1/1)

    2、2013.12浙江理工大学“国际化工作突出贡献个人”(1/1)

    3、2010.10浙江省优秀普通话水平测试员(1/1)

    4、2009.12浙江大学2009年度二等奖学金(1/1)

    5、2009.09浙江理工大学第二届教坛新秀奖(1/1)

    6、2008.11浙江理工大学第十一届青年讲课比赛优秀奖(1/1)

    7、2007.9浙江理工大学校级优秀班主任(1/1)

    8、2015.05 2014年浙江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薄弱基础上快速提升国际化办学程度的探索与实践》2/12)


    主要著作:

    《浙江人如何说好普通话》,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主要论文:

    1.再论“话轮”的判断标准 语言教学与研究(CSSCI)2014年第1期

    2.国别化汉语教材合作开发模式探讨 中国出版(CSSCI)2015年第12期

    3.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模因运用研究Journal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the U.S.2011年

    4.汉语国际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探索语文教学通讯 2013年9D

    5.理据分析 文化体验——对外汉字入门阶段教学新探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6.地方高校国际化建设模式探讨——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国际汉语教育人才培养论坛(第四辑)p202-212

    7.也谈“其实”的语义和功能 第八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8.中国传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传播的新途径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9.影视流行语被仿拟的认知解释 消费导刊2013年第3期

    10.“的+形容词”的句法分析 语文学刊2008年第5期

    11.用LONGFORD方法对主观评分中的异常分数进行分数调整 中国考试(研究版) 2009年第9期

    12.地方高校国际化建设模式探讨 特区经济2013年第6期


    主要科研项目

    1.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资源整合模式研究——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

    2.模因视阈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浙江省教育厅年度项目

    3.来华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浙江省留学生基金委员会

    4.来浙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 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

    5.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对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调查与研究 浙江省教育厅

    6.浙江理工大学对外汉语精读系列课程建设

    7.浙江理工大学4A网络教学平台:现代汉语

    8.浙江理工大学年度精品课程建设:现代汉语

    9.横向课题(5万):提升员工语言素质,创造良好的沟通机制

    10.企业员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

    11.在薄弱基础上快速提升国际化办学程度的探索与实践


    Copyright © 浙江理工大学 法学与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区2号街928号  邮编:3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