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法政学院法政大讲堂名家论坛第九十七讲——《什么是好的学术研究:选题策略与写作技巧》在25-1210举行,学院邀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熊易寒教授,向法政学院师生及相关学院青年教师分享学术研究的选题策略与写作技巧。
熊易寒教授结合自身学术研究经验,指出用“蓝海战略”选择研究领域,“红海战略”细分市场;强调问题意识,突出表达在社会事实中多问“为什么”,强调“好研究=好问题+好方法+好数据”,表达问题意识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介绍细致处理问题的方法;教授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的方法,寻找理论与社会事实不吻合的地方,开展理论对话;认清研究问题、现实问题和政策问题的区别;保持经典文本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关怀。专题分享结束后,师生们积极就自身问题向熊教授提问,表达困惑,熊易寒教授结合学术研究经验,热情为大家答疑解惑。
此次论坛围绕“什么是好的学术研究”展开,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增长、处理问题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学生选题能力与写作能力,进一步推动学生学术研究水平的提升。

专家名片
熊易寒,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治学会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复旦大学“卓越2025”人才培育计划“卓识杰出人才”。主要研究兴趣为政治社会学和比较政治学,近期主要关注城市化、中产阶级、地方治理和族群冲突,在China Quarterly、Security Studies、Citizenship Studies、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社会学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行政管理》《开放时代》《社会》《读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著有《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生产与政治社会化》(中文版2010年;日文版2018年)《你中产了吗》(2015年)《平衡木上的中国》(2016年)《移民政治:当代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与群体命运》(2019年),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