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与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工类大学法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中心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六十多所大学的法学院院长、法律系主任共聚一堂,探讨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寿平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杜焕芳教授介绍了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筹备和成立情况,宣读了专委会第一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的组成和建议名单。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秦志辉致欢迎辞。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张文显会长代表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向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理工类高校近年一直在探索法学教育的特点和路径,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理工类高校法学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化、拓展和创新。
在主旨报告阶段,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惠岭教授围绕“如何发挥理工类大学优势培养复合型法治人才”、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黄锡生教授围绕“新法科背景下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究”、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屈茂辉教授围绕“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湖大实践——以法律与信息科技的融合为切入”、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初北平教授围绕“海洋法治人才培养的交叉学科路径”进行演讲。
之后,论坛分为3个单元进行。第一单元主题为“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聂鑫教授主持。第二单元主题为“新法科建设背景下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由东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单平基副教授主持。第三单元主题为“智能科技时代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实践体系建设”,由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胡晓霞教授主持。
我院副院长李子瑾副教授在第2单元围绕“新文科专业认证视角下的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发言。李院长首先介绍了学校情况和专业情况,然后阐述了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为什么要认证、怎么样做认证。李院长认为,认证是对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更有效的衡量方式,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各方面均可纳入衡量范围。认证视角下的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方面。最后,李院长将“新文科专业认证”和“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的关系概括为:“认证引领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实现认证预期目标”。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孙天全主持了闭幕式,李寿平院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会议建立了理工类大学法学教育的联系平台,加深了理工类大学法学院系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今后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我院专家积极参与论坛,与全国法学教育者共同为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献计献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