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9日,浙江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2019年度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和浙江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共同承办,主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国际法发展”,分议题包括“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理论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全球治理现代化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制度性话语”,“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争端解决”,“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外交新视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国家责任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多边贸易体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私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网络空间治理”等。来自浙江省各高校的62位专家学者代表与会。我校教师李子瑾博士、秦红嫚博士参会并发言。
会议开幕式由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吴卡主持,浙江省国际法研究会研究会会长、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法政学院院长金彭年、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党委书记于红致欢迎词,浙江省法学会研究部副主任冯珊致辞并宣读浙江省法学会批复。在会议第一阶段,专题论坛由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宋杰主持,宁波大学法学院陈海波、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李子瑾、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李良才分别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军用无人船/无人潜航器的适用”“禁止艾滋歧视的全球经验:概念、法律、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非洲国家国际投资管理对国际私法适用的影响”主题发言,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法政学院陈淋淋、浙江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马光、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汪江连分别评议。在会议第二阶段,学生论坛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宁婧主持,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丁锰瑶、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孙梦怡分别就“1980《海牙国际性非法诱拐儿童民事事项公约》中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体现”“‘一带一路’跨境电子商务在线争议解决机制研究”发言,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秦红嫚进行评议。在会议第三阶段,浙江高校国际法教学和研究会发展论坛由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俞燕宁主持,全省各高校教师开展了热烈讨论。李子瑾博士和秦红嫚博士介绍了我校开展国际法教学和研究的现状和经验,获得广泛关注。
本次会议加强了浙江省各高校国际法专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了国际法教学和研究中先进经验的交流和传播,为我校国际法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