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晚,知名媒体人、前《南方周末》特稿记者叶伟民于我校顺利开展线上新闻讲座,讲座由董书华博士主持,参与学生有传播学系研究生、本科生。叶伟民以“在新闻里捕捉人性的因素”为主题,结合自身从业经历和作品,从故事的本质、如何突破采访和捕捉决定性瞬间三个层面出发,由浅入深地探讨如何捕捉新闻中的人性。
叶伟民以特稿《身陷塔利班:中国工程师生死越狱》为例,首先提出故事应当是人与困境的哲学。他认为故事不是对生活的复刻,而是要挖掘人的困境,从各式各样的矛盾冲突中,读懂人生的真相,领悟生活的道理。谈及选题的选取,他分享了三个同心圆式的分析法,即从里到外应该以故事的情节、问题、意义三个层面对主题进行分析。接着叶伟民结合采访两位工程师的过程,提醒同学在采写中,要注重换位思考,考虑被采访对象的诉求。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真正理解采访对象。最后对于如何捕捉到故事中的决定性瞬间,他谈到人性的复杂,并强调新闻的核心永远是人。我们需时刻关注人类内心中的冲突,这才是唯一值得书写的。
在讲座的讨论环节,叶伟民与同学们进行积极互动,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采访受阻、平衡自身情感等难题进行一一解答。
叶伟民是资深的媒体人与非虚构写作者,曾担任ZAKER总编辑,《南方周末》特稿编辑、记者,新华社记者等,同时是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访问学者、特约业界讲师。代表作有《伊力亚的归途》《身陷塔利班:中国工程师生死越狱》《父亲的66号公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