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晚上18:30分,我院第三期读书会活动在临平校区L4-502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的阅读书目为凯文·林奇(Kevin Lynch)的经典著作《城市意象》,由22级新闻与传播研究生丰雪同学主讲。活动由董书华博士主持,凤仙博士、黄自然副教授以及22级新闻与传播研究学参加此次活动,此次活动时长为两个小时。
《城市意象》是凯文·林奇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期间的城市规划著作,写于1959年。这本书讲述的内容是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作者在该书中聚焦了两个问题,其一是“城市意象指什么”?其二是“如何将城市意象与城市设计以及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此次分享中,丰雪同学以杭州为例,按照书本章节,围绕书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展开讲述。首先,以“城市与传播”作为切入点,阐述了分享该书的缘由。其次,分析了意象的可读性与城市设计等内容,并对该书的研究方法作出了辩证的讨论。最后从“媒介扩展了城市意象的边界”这个方面阐述了个人对于该书的感悟和思考。
在研讨环节,师生就城市的可读性与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节点、边界、区域、标志物)两个话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例如,在信息社会中,我们的迷失是否已经消失?如何更好的分辨节点和边界这两个概念?凤仙老师认为应该分清image和city分别指什么,她说社交媒体的呈现和自身的生活经验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并进一步提出意象与环境的意象之间的关系是由个体和环境互动而来的,。董书华老师结合自身生活,对城市意象五要素与城市的空间生产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多名同学表示,此次读书会给自己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令自己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