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新闻动态
  •   >   正文
  • 首页

    “史量才读书会”2024年第二十四期活动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4-06-14    浏览次数:

    613日下午18:00,由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第二十四史量才读书会在临平校区L4-204教室成功举行。本次读书会接续第二十三期主题,为媒介技术与媒介记忆专题二。活动由李朋鹏老师主持,2023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全体研究生积极参与。

    本专题共选取三篇优质期刊论文,并分别由三组同学做汇报和拓展。第一组由丁彦尹和张雨彤同学负责,他们对《社交媒体中PX项目的风险记忆演化》做出深入汇报,通过文献内容以及相同研究方法与相关领域延伸阅读与同学们分享社交媒体中的媒体记忆研究如何展开此外,主讲人还结合百度贴吧的案例阐明数字记忆的双重书写、怀旧视角下Y2K的媒介记忆研究以及城市居民社区文化的生活逻辑。该内容为我们思考媒介记忆、网络文化与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方向。第二组由李传余城宏同学领读《作为记忆的地点——数码时代中社交媒体与地点互构研究》。内容主要探讨了数码时代社交媒体与地点之间的互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影响人们对记忆的保存和回溯。主讲人从文章作者的研究背景和历程、论文内容解析、理论探讨、论文拓展与未来应用四个方面带领同学们思考社交媒体与记忆地点之间的互动以及网络地点与个人、群体、社会记忆之间的联系。余城宏同学进一步结合西安城墙的案例向同学们介绍媒介地方感社会学与现象学研究路径并借由学者对普米村民微信群的考察实践,探讨了微信作为一种社会群体和公共空间互动的平台如何实现个体的自我理解和文化表达。第三组由崔冰珂、曾令杰领读《社交媒体哀悼空间中的记忆书写与话语实践》。主讲人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概述以及对中介化记忆概念的丰富讲述与讨论带领同学们理解社交媒体如何重塑和扩展人们的哀悼行为和情感表达方式。同时拓展文献以及计算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介绍,为同学们思考相关研究如何展开提供了实质性的参考

    分享结束后,李朋鹏老师系统总结了本次以及整学期共四场读书会的重要概念和研究路径,并希望同学们通过读书会活动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议题,同时做好文献积累和研究方法的应用练习,鼓励同学们利用假期时间尝试撰写小论文,将研究视作一种为自己答疑解惑、为社会弱势群体发声、以及为社会发展贡献微薄力量的小事持续性的展开

                 

               

     

    撰稿、摄影:彭洋、任伊婷

    Copyright © 浙江理工大学 法学与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区2号街928号  邮编:3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