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新闻动态
  •   >   正文
  • 首页

    我院宋善铭老师应邀携硕士生参加浙江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并作主题发言

    发布日期:2024-11-25    浏览次数:

    11月23日,浙江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在舟山召开。此次年会由浙江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主办、舟山市人民检察院承办,以“诉讼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研究、公益诉讼专门立法研究、数字司法浙江实践研究”等为年会主题,来自全省学界、司法实务界一百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盛会。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程曙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徐建新、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王永杰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做主题报告。

    我院宋善铭副教授应邀携硕士生李诗、黄雯薇同学参加会议,并就刑诉法再修改背景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宋老师在发言中指出,在刑诉法再修改的背景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不容忽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虽然和域外的辩诉交易同属于协商性司法,但却存在实质性的区别,其应该遵循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实体公正是其原则和底线。对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不仅要审查被追诉人认罪的自愿性,还要从事实和证据方面进行实质性审查,避免形式认罪情况的频发。宋老师从实证的角度对现有案例进行归纳分析,从多个角度对无效认罪产生的原因进行病理分析,将“无效认罪”整合为虚假型认罪、被迫型认罪、过失型认罪和法检机关不当行为导致的认罪四大类,并提出建立“无效认罪的病例库”、强化少捕慎诉慎押在认罪认罚制度中的运用、健全值班律师实质化参与机制、强化法院对事实和证据实质性审查等风险防范措施。最后,无效认罪是导致冤错案件发生的源头,无论是冤枉无辜还是放纵犯罪,都有损于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最终会损及司法公信力,这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精神相悖。

    我院在此次诉讼法年会中收获颇丰。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共收到论文120余篇,年会论文集共收录作品68篇,50余篇论文获评年会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宋善铭老师、李诗同学撰写的论文《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背景下无效认罪的病例分析与防范》荣获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宋善铭老师、黄雯薇同学撰写的论文《数字司法时代检察机关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完善研究》荣获三等奖。

     


    Copyright © 浙江理工大学 法学与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区2号街928号  邮编:3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