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新闻动态
  •   >   正文
  • 首页

    精准标题,深刻选题:徐迅雷谈新闻评论创作

    发布日期:2025-09-25    浏览次数:

    2025年9月24日18:30,浙江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学院部校共建讲坛在临平校区L4-352开讲。本次讲座特邀《杭州日报》首席评论员徐迅雷,结合实战经验,解析新闻评论创作的艺术与技巧。活动由浙江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学院、浙江理工大学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承办,学院教师孙卓君主持,传播系本科生到场聆听学习。

    徐迅雷是新闻评论领域的资深专家,现任《杭州日报》首席评论员,曾任该报评论部主任。他不仅获得了中国新闻奖,还长期投身于高校新闻教育工作,兼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专家、浙江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实务导师及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行业导师。同时,他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杂文学会会长和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并出版了30部各类著作。


    本次讲座围绕“标题与选题”展开,徐迅雷结合自身丰富的新闻评论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标题的独特魅力和选题的重要性。讲座开场,他通过几个互动问题激发了同学们对新闻标题的思考与热情,成功营造了轻松且富有思辨的氛围。

    在讲解标题的重要性时,徐迅雷特别强调标题是新闻评论创作的核心部分。一个好的标题能够准确传达文章的主旨,同时具备足够的吸引力。他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标题中常见的语句歧义和逻辑混乱问题,并分享了巧妙运用名字、比喻与对比等具体技巧,使标题更具表现力。

    在讲解选题时,徐迅雷提出,选题的好坏直接影响新闻评论的质量与影响力。他详细介绍了焦点新闻、热点新闻、冰点新闻和民生新闻的特点与应用,帮助同学们理解如何从海量新闻中挑选出具有评论价值的内容。同时,选题需要考虑新闻的公共性、延展性、贴近性和专业性,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评论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在互动环节中,徐迅雷回应了学生们关于“从业以来最大的收获”“最难忘的经历”以及“传统媒体经验与自媒体融合”等问题。他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从业经历,分享了自己从政界转向文坛后,因热爱写作而进入“心流”状态的创作乐趣,以及获得中国新闻奖等职业成就背后的曲折故事。同时,他指出,在自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等传统媒体评论经验的核心原则依然适用。问答环节结束后,徐迅雷向积极提问的学生赠送了著作。


    本次讲坛是浙江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学院部校共建的重要成果,通过邀请业界专家进校园,成功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战经验的深度衔接。徐迅雷的分享不仅覆盖了标题与选题的具体技巧,还传递了评论人的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此次讲座为学院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建设注入了实践智慧,也为学子们点亮了评论创作的实践方向。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部校共建平台,开展系列讲坛,深化学界与业界的合作。



    文字编辑:古丽米娜·吐孙江

    图片编辑:杨睿


    Copyright © 浙江理工大学 法学与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区2号街928号  邮编:3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