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浙江理工大学涉外法治创新人才训练营(以下简称“训练营”)第二期开营仪式暨开营演讲在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6A527成功举办。本训练营以浙江理工大学省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为依托,以涉外法治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旨在增强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涉外法治上的学术能力和实务技能,培养具备法学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本次讲座特邀全国律协常务理事、省律协副会长、全国优秀律师、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崔海燕律师主讲,主题为“涉外律师的实务思维与实践技能”。学院学术副院长姜慧芹副教授、国际法教研室主任王永杰副教授、赵青航副教授以及涉外法治创新人才训练营的学员和对涉外法治感兴趣的师生共计40余人参加了本次开营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法律系主任胡瓷红副教授主持,与会师生与主讲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
崔海燕,全国优秀律师、一级律师、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全国律协常务理事、浙江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司法部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全国律协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成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杭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西班牙商事仲裁院仲裁员、保加利亚法律交流协会国际仲裁院仲裁员、“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埃及工作组协调员、浙江省外经贸法律服务律师团团长、浙江省“一带一路”律师服务团团长。

崔律师在会中指出,涉外律师非常有前景,是国家急需的人才。崔律师首先以涉外争议解决案例、法律顾问及非诉讼项目为切入口,指出法律服务人员需要提升专业技能,以客户诉求为目标,为客户提供“争端解决+合规加强”的全流程法律与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加以说明。以此为契机,崔律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涉外律师的工作、前景、挑战和新作为。她强调中国律师需要时刻保持政治敏感,具有国际视野、了解中国国情,做到政治过硬、能力过硬、身体过硬,需要不断学习、深耕特定领域,提高精细化程度,做中企出海全过程法律与合规风险管理者和护航者!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的同学们表现出对涉外律师工作的极大热情,围绕法律与技术交叉问题、芯片公司的技术规范问题、法律检索等问题积极提问,崔律师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崔律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学习态度,鼓励同学们继续保持对前沿问题的敏感,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最后,姜慧芹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介绍了我院与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在省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涉外法治人才训练营中的深度合作关系,指出了涉外法治人才需要“以终为始,持续学习”,时刻保持国内国际敏感度,全面提高法律执业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工作可视化能力等综合性能力。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与崔海燕律师合作,共同培养高水平的涉外法治人才。
本次讲座成功吸引了40余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学习,诸多法律系师生,不仅为听众提供了专业的法律实务知识,还引发了对涉外律师的实务思维与实践技能问题的深入思考,为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