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新闻动态
  •   >   正文
  • 首页

    浙江理工大学“宋韵雅集·文字创意展”开幕,开启语言文化新体验

    发布日期:2025-10-30    浏览次数:


    导语

    2025年10月29日,由浙江理工大学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主办的“宋韵雅集·文字创意展”在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法学与人文学院展厅顺利开幕,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大城市学院、浙广集团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美术馆兄弟院校和文化单位的专家以及本校的出版与博物研究学者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展览以“语言有光,生活有韵”为主题,为观展者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开幕致辞

    展览开幕式由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基地负责人陈爱喜教授致辞。陈爱喜向各位专家学者介绍了学校与学院围绕“1113”核心目标聚力攻坚发展的情况,总结了近期校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工作发展的举措与成效。陈爱喜指出,此次“宋韵雅集·文字创意展”是学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一次积极探索,通过将宋韵文化与现代展示手段相结合,让古老的文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鼓励师生们以此次展览为契机,深入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秋宋韵诗歌朗诵

    随后,一场精彩的宋韵诗歌朗诵点燃了展厅的氛围。今年中华经典诵读讲大赛获奖选手陈伟欣潘柠柠用饱含深情的声音,朗诵了一首现代歌《宋词华夏》。从苏轼的豪放洒脱到李清照的婉约细腻,从陆游的爱国情怀到辛弃疾的壮志豪情,在抑扬顿挫的朗诵中,观众们仿佛穿越到了繁华的宋代,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魅力和精神风貌。朗诵者们用声音诠释着诗词的意境,让文字在空气中流淌,触动着每一位听众的心灵


    嘉宾参观与现场讲解

    走进展厅,仿佛踏入了一条穿越时空的文字长廊。展览以“文字—感知—文化”为立体空间架构,汇聚了“影、言、雅、诗、香、形、微物”等多个主题板块。

    “影”的版块,展览以AIGC的形式为现场来宾准备了“宋潮”纸质写真;在“言”的版块,来宾用丝线、便签联结起追求的宋韵风雅;“雅”的版块则是展示了基地IP形象,并为来宾提供宋服体验;在“诗”、“香”、“物”等版块,展览精选了串联日常与宋韵的微物、香味瓷片、服装等,为嘉宾提供沉浸式互动;“形”的版块展示了与丝绸高度相关甲骨文字形

       “形·甲骨文之光”展区是本次展览一大亮点。以光为媒,甲骨文呈现语言最初的形状。那些古老的文字在空间中被点亮,使其不再是历史的遗迹,而是思想的光芒,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人类与世界对话的起点

        “言·以字观物”区域,观众从一个个词语出发,为世界写下独特注解,深刻感受到语言不仅是表达的工具,更是感知世界的桥梁“诗·生活的诗纹”板块中,一枚别针、一张纸船、一片树叶等日常微物,承载着时间的柔光,延续着语言的触感,让观众从细微之处领略文字的温度。在“物·襟承宋韵”展区,创作者集设计者、展示者于一体,将古画古籍中的宋代服饰复原成当代表达的古风宋韵设计


    宋韵学术分享

        参观结束后,为了进一步深化师生们对宋韵文化的理解,特邀浙江大学李杰教授进行宋韵学术分享。李杰长期致力于文化研究,在相关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分享会上,李杰首先肯定了本次展览,接着以“宋韵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创新发展”为主题,阐述了宋韵文化在浙江省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宋韵文化不仅是宋代历史文化的精髓,更蕴含着诸多对当代社会具有启示意义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通过李杰教授的精彩分享,师生们对宋韵文化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也为本次展览开幕式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结语

    此次展览的一大特色是强调互动与体验。观众不再仅仅是文字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他们可以在光影、香气互动之间,全身心地感受文字所生发的文化温度与心灵回声。从甲骨文的神秘闪光到方言的独特流转,从宋服体验的古风雅韵到小物诗文的精巧构思,文字在新的媒介与生活语境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可被触摸、被闻见、被凝视与重构的媒介

    浙江理工大学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一直以来致力于探索“语言与生活”的连接,此次展览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基地自成立以来,活动多集中于语言文化教育与文字实践普及,而本次展览尝试让“语言文字”走出课堂与纸页,进入生活现场,从推广走向体验,从传承走向再造。

    本次“宋韵雅集·文字创意展”不仅为宋韵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语言文字的推广开辟了新的路径。它让师生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停下脚步,凝视文字、触摸文化、读到生活的诗意、看到语言的光。相信这次展览所激发的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与探索,将在浙江理工大学的校园里持续发酵,为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opyright © 浙江理工大学 法学与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区2号街928号  邮编:3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