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公布的第二届“劳动者杯”全国非虚构大赛获奖作品中,2023级传播系学生杨梦雅凭借新闻作品《蒲公英扎根远方:一个皖北青年的异乡奋斗史》获文字作品二等奖。
以作者父辈的奋斗经历为写作缘起,正文分为“绒絮别故枝”“车间栖绒影”“逆风向朝阳”“陌土绽芳丛”四部分。以主人公“打工——开店——建厂”的人生故事,诠释了“劳动创造价值,时代成就个体”的要义。劳动者们凭借智慧与实干助力了中国产业升级换代,书写了“中国制造”的传奇。这些年轻的劳动者脚踏实地,不仅创造了家庭的福祉,也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民族复兴贡献了力量。
获奖离不开老师的悉心培育。指导教师董书华副教授,现担任《新闻写作》《纪实特稿写作》等专业课程的写作。在暑假期间,她和杨梦雅一起,反复打磨稿件,耐心细致地修改文章的不当之处。她获得了本届比赛的“优秀指导教师奖”。
本届大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指导、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承办,以“新时代的劳动故事”为主题,作品要求通过青年人的独特视角,记录劳动者的生活,讲述劳动的故事,描绘新时代细微的奋斗纹路,展现劳动创造文明的无限可能。大赛自2025年7月11日启动,征集期间共收到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全国41所高校学生报送的作品111件。杨梦雅与著名大学的学生同台竞技表现出众,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敏锐的观察力与飞扬的文采。
“劳动者杯”全国非虚构作品大赛是全国高校中具备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为在青年学子中传播与弘扬劳动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传播系供稿
